昨天,德国联邦经济与能源部宣布,未来,德国海上风电将逐步淘汰固定电价,较大概率转为采用差价合约(CfD)机制,以控制能源成本。
过去,德国海上风电都采用固定电价。在德国海上风电发展初期,一些项目甚至拿到了接近200欧元/兆瓦时的固定电价,这也激励了开发商加大投入,当时确确实实推动了行业快速发展,但随之而来的高成本,通过税收和用电电价传导给了全社会。

早期拿到超高固定电价的海上风电场
新的电价制度未公布,但极有可能采用与英国同款的差价合约机制,在电价下跌时保障收入稳定性,电价超过阈值时则要求返还收益,同时引入收入回收机制(revenue-clawback mechanisms),以收回超出特定水平的超额利润。

英国差价合约机制下的海上风电中标电价
同时公布的还有多项能源转型配套措施,包括电网扩建、区域互联激励、备用电源建设、容量电价机制、电力通道共享等。
经济与能源部长Katherina Reiche强调:“我们需要以更务实的态度评估现状,能源转型才能成功。”
来源:欧洲海上风电